學院快訊
學院新聞
首頁 >> 學院快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發布日期:2021-06-22 點擊數: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慶祝建黨百年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為記錄曆史偉業,展現百年風華,齊聲唱響中國共産黨好的主旋律,體現共慶百年華誕的濃厚氛圍,“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大型主題采訪活動于2021年1月18日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啟動。

5月9日-10日,《中國教育報》采訪團抵達我市,開展“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的領導下教育改革發展和紅色基因傳承采訪活動。

我院2018級學生楊靖雯代表我校宣傳部新媒體中心作為特約采訪團成員參加采訪工作。

《中國教育報》采訪團先後到大慶市東城領秀學校、大慶實驗中學、市直機關一小、市直機關二小、大慶一中、鐵人中學、鐵人學校、鐵人紀念館進行了實地參觀采訪。我院楊靖雯同學在兩天的跟随采訪中,展現了伟德bevictor中文版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體現了伟德bevictor中文版積極向上的作風。采訪過程中積極主動,兢兢業業,保障了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采訪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采訪期間,應《中國教育報》邀請,楊靖雯同學撰寫了《鐵人精神激勵青年一代迎難而上》新聞稿,6月21日發表在《中國教育報》第四版上。

鐵人精神激勵青年一代迎難而上

伟德bevictor中文版新媒體中心主席 楊靖雯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領航100

黑龍江篇

近日,我非常幸運地加入到中國教育報采訪團,和記者們一起領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獨特風采。大慶,因油而生、因油而興、因油而名,這個大慶的亮麗名片是每個大慶人都引以為傲的。

1959年9月26日,經過連續的勘查,在今日大慶的位置,果真打出了石油。松基三号井噴油正值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前夕,時任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對時任省委秘書長李劍白說:“松基三号井在大同鎮,我們就把大同改成‘大慶’吧!”大慶的名字後來就這樣叫開了。自此,大慶這個名字開始了它的傳奇故事。

這個故事的塑造人叫王進喜。在大慶石油會戰中,他被譽為鐵人,他用自己畢生的事業,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頂天立地的鐵人的光輝形象!鐵人紀念館門前的47層台階,47米高的建築,寓意“鐵人”47年不凡的人生。他像一顆流星劃破天空,他像一支蠟燭照亮黑暗。于是,便有了一種鐵人精神在華夏大地上流傳,那便是“為國分憂、為民族争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甯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幹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幹的無私奉獻精神。

“英雄風範塞滄溟,一代鐵人石油魂;铮铮鐵骨昭青史,國強莫忘開拓人”“勵志修心向鐵人,茫茫草地覓雄魂;千秋偉績強基業,萬仞榮輝耀月輪”……這是屬于鐵人的奇迹,屬于大慶的奇迹,更是屬于中國的奇迹!

鐵人精神是大慶精神的具體化、人格化的表現,大慶精神主要體現在為國争光、為民族争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

這幾天再次學習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我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在鐵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感召下,我相信,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會代代相傳,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作為建黨百年的見證人,我們必将迎難而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激勵下,我們青年一代要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珍惜時光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本領,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聰明才智。

活動結束,大慶市教育局黨委特向我校發函緻謝,感謝學校黨委和楊靖雯同學對大慶市基礎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在此次“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采訪活動中,楊靖雯同學的無私奉獻,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态度不僅展現了我院勤勉務實的優秀作風,也令我院全體師生為之驕傲。希望伟德bevictor中文版的學子們在日後的工作學習中向楊靖雯同學看齊,堅定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

上一條:初心不改,黨味正濃
下一條:築牢安全屏障,防範非法集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