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這個潛伏在我們身邊的潛在威脅,随時可能打破生活的甯靜。從地震的地動山搖到洪水的洶湧澎湃,從台風的呼嘯肆虐到山體滑坡的猝不及防,每一種自然災害都有着驚人的破壞力。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好防護,在災難面前守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呢?今天,就請大家和小數一起來了解一下面對自然災害,我們應如何防範吧!
一、暴雨來襲,安全避險
室内
1、要随時通過聽廣播、看電視、刷微信微博來關注天氣信息和預報,掌握暴雨最新消息,服從當地政府指揮。
2、關好門窗,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3、備足食物和飲用水,要喝瓶裝水或熟水。
4、清理下水道附近雜物,保持排水通暢。
5、如家中進入積水,必須第一時間切斷所有電源和燃氣閥,避免漏電或失火。
6、家住低樓層盡量往高處轉移,家中有老弱病殘等人群,需提前做好防範準備。
7、保存尚能使用的通訊設備,例如把手機裝進塑料袋中,避免進水。
8、收集手電筒、口哨、鏡子、打火機以及色彩鮮豔的衣服,作為緊急呼救時的信号物。
室外
1、要遠離電力設施、樹木等危險物體,遠離不牢固圍牆、 老舊建築物體,暴雨會使得部分被連日雨水浸泡的邊坡和建築變得不牢固易導緻塌方事故;千萬不要在大型物體下躲雨,特别是老舊的建築物體,遠離建築工地的臨時圍牆,也不要站在不牢固的廣告牌等臨時建築物旁邊。
2、盡量不要使用交通設施,若開車一定要打開防霧燈,放慢行車速度,謹慎變道;繞行橋洞下等積水過深的地方,若汽車在低窪處熄火,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要到高處等待救援,若洪水來臨時應及時棄車避險。
3、遠離水流急或積水深的路段,以免墜落排水管道内。水深一旦及腰,則千萬不要再冒險蹚水。
4、不要光腳蹚水,容易劃傷并感染細菌,接觸過洪水後,需使用酒精或肥皂對身體進行消毒。
5、在山區旅遊時要注意防範山洪,當上遊來水突然渾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需及時轉移至安全區域。
6、如落入水中不要手忙腳亂,除呼救外,取仰卧位,頭部向後,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不要将手臂上舉掙紮,這樣會使身體下沉更快。
7、必要時可以使用臉盆、各種球類及塑料瓶等求生。
二、雷電如虎,智慧避防
1、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4、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幹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将雙腳合攏在上面,切勿将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5、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6、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内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7、不宜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戶外球類運動,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遊泳、玩耍。
8、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
三、台風來襲,避免災難
台風來臨前
1、檢查門窗是否牢固,及時關閉窗戶,收起陽台上的重物和懸挂物品,加固室外易被風吹動的物體。
2、将車輛移至較高處停放,避免停在路邊有障礙物或積水的地方。
台風到來時
1、不要在玻璃門窗、危險棚屋、臨時工棚附近逗留,也要遠離高空建築物、廣告牌、霓虹燈等。
2、避免在靠近河流、湖泊、海岸線的路堤和橋上行走,以免被強風吹倒或吹落水中。
3、開車時要減速慢行,密切觀察周圍情況,最好尋找安全場所停車暫避。
4、注意觀察井水、泉水的水位是否突然發生明顯變化。
台風過境後
1、出門前确保事先了解路況情況。
2、返回家中後,不要随意使用煤氣、自來水、電線等設施,并随時準備向相關部門求助。
3、及時清理垃圾、人畜糞便,對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和衛生處理。
四、高溫天氣,避暑降溫
遇到高溫天氣怎麼辦?
1、減少戶外暴曬。如需外出,盡量打傘、戴遮陽帽、塗抹防曬霜,切忌在太陽下長時間裸曬皮膚,要帶足飲用水,以防中暑。出行盡量乘坐交通工具,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
2、合理安排活動。室外活動時間以早、晚為宜,尤其是中午和午後,嚴禁進行戶外大運動量訓練、體育鍛煉、嬉鬧玩耍。
3、正确防寒降溫。從外面回到室内後,切勿立即開空調或者将頭部對着風扇吹,以防止局部受寒。渾身出汗時,不可用涼水洗澡,應該擦幹汗水,稍微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4、适當飲食調節。飲食宜清淡,多喝些涼茶、綠豆湯等防暑飲品,及時補充失去的水分、鹽分。
5、注意睡眠休息。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養成夏季午休習慣。
6、及時就醫治療。若處于高溫環境中感到身體不适,應盡快前往醫院做詳細檢查,進行對症治療。
中暑後怎麼辦?
一旦發現學生有中暑症狀,應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1、先兆中暑。及時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要立即休息。
2、輕度中暑。要馬上脫離高溫高濕的環境,轉移到比較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領腰帶,用幹毛巾擦拭汗液,可以加快皮膚的散熱。補充水分或是含鹽分的高熱量飲料。如果發熱體溫高的,應該馬上給予冰敷,或者用涼水擦身,能夠增加皮膚散熱,可以快速減輕症狀,如果通過以上的處理都還沒有好轉,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3、重度中暑。采用輕度中暑應對措施的同時,應立即送中暑者到醫院就醫。
五、低溫凍傷,注意保暖
低溫凍傷是指遭受低溫環境引起身體局部性損傷,或者全身性凍傷,形成皮膚組織凍裂、紅腫、嚴重時組織發生壞死。
1、及時避寒,迅速離開低溫環境,尋找溫暖的地方避寒。
2、将凍傷部位接觸溫暖皮膚或浸入溫水中(大約37-42°C)進行溫和升溫。使用幹淨、柔軟的布料輕輕包裹凍傷部位,避免進一步受傷。
3、及時尋求醫療幫助,迅速離開低溫環境,尋找溫暖的地方避寒。同時注意不要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複溫,由于升溫迅速,凍傷後感覺不靈敏,常常會出現燙傷等二次損害。
4、在寒冷天氣中,穿着保暖、适合的衣物,特别是保護好手腳等容易受凍的部位。提前做好防護的工作,佩戴好手套、帽子、圍巾、耳罩等。
5、濕冷的衣物會加速體溫的丢失,人手腳比較容易出汗,可以穿吸汗的鞋墊或者襪子,保持腳部幹燥,鞋襪不要穿的過緊。
6、盡量避免久站或者久坐,适當的運動會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提高對寒冷的抵抗能力。
六、震前準備,震後自救
1、避震要點: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2、在室内避震:應利用寫字台、長凳下的空間,或者身子緊貼内部承重牆作為掩護然後雙手抓牢固定物體。遠離可能墜落的物體,不要站在窗邊或陽台。在晃動停止并确認戶外安全後,方可離開房間。不要乘坐電梯,也不要因尋找衣服、财物耽誤逃生時間,更不要跳樓逃生。
3、在室外避震:應遠離建築區、大樹、街燈和電線電纜。不要在易燃易爆、化學有毒的工廠或設施附近。若在車内,在确保安全的情況下,盡快到開闊地靠邊停車。不要把車停在立交橋、高樓等建築物下或大樹旁、電線電纜下。
4、在學校避震:正在教室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逃生,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5、安全的躲避地點:室内要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要遠離建構築物,待在開闊、安全的地方。
6、有效避險姿勢:身體盡量蜷曲縮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護住頭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個固定的物品。如果沒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護頭部的物件,可以将頭盡量向胸前靠攏,閉口,雙手交叉放在脖後,保護頭部和頸部。
七、山體滑坡,切勿大意
1、遭遇山體滑坡時,首先要沉着冷靜,不要慌亂。然後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避災場地應選擇在易滑坡兩側邊界外圍。
2、遇到山體崩滑時要朝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忌不要在逃離時朝着滑坡方向跑。
3、當你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可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溝裡。應注意保護好頭部,可利用身邊的衣物裹住頭部。
4、滑坡停止後,不應立刻回家檢查情況。因為滑坡會連續發生,貿然回家,從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隻有當滑坡已經過去,并且自家的房屋遠離滑坡,确認完好安全後,方可進入。
5、及時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溝渠通暢。做好滑坡地區的排水工作,可根據具體情況砍伐随時可能傾倒的危樹和高大樹木。公路的陡坡應削坡,以防公路沿線崩塌滑坡。
在知識的海洋中,安全知識是最為寶貴的明珠。從火災逃生的黃金法則,到用電安全的小貼士;從燙傷的即刻處理,到遭遇坍塌時的冷靜應對;從戲水的安全法則,到防溺水的自救技巧;從食品安全的警鐘,到預防傳染的科學知識……每一條安全守則,都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基石。
我院學生應急安全知識的學習到此告一段落。在未來,學院将堅定不移地将學生應急安全工作置于首要位置,持續深化安全教育體系,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教育網絡,并不斷更新應急安全教育内容,确保其與時代發展同步,讓學生掌握最實用、最貼近現實的安全技能。為學生們創造一個安全、健康、充滿關愛的成長環境,讓每一步成長都堅實而自信。(撰稿:陳彥男審核:夏麗娜編輯: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