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提出的“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着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伟德bevictor中文版“紅色薪火”理論宣講團特推出“聆聽鐵人故事”理論宣講欄目,旨在讓數科學子繼續大力弘揚大慶人艱苦創業、接力奮鬥的精神;讓數科學子繼續大力弘揚大慶人敢于善于轉化發展條件的精神;讓數科學子繼續大力弘揚大慶人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的科學求是精神;讓數科學子繼續大力弘揚大慶人胸懷全局、為國争光、為民族争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奉獻精神。
宣講人
2021級數學三班劉琳
1963年10月,鑽井指揮部3249鑽井隊,擔負打取心井的重要任務。為了搶進度,這個隊的四個班展開了硬碰硬的競賽。第一個回合,大家不分勝負。
10月20日,比賽輪到方永華班鑽進取心了,這可是關鍵的一仗。大家都憋着一股勁,挑鑽頭、選砂粒,樣樣幹得精心,起完鑽倒出岩心來一看,才取出岩心4.85米,而實際取心進尺是6.16米,那剩下的1.31米岩心掉在井裡了嗎?這種成果怎麼能比得過别的班呢?頓時,鑽台上的氣氛緊張起來,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下鑽撈!”班長方永華大喊一聲,人們也都呼地撲上了各自的崗位。
為了把岩心一分不差地撈上來,全班按照分工,精心進行投砂、掉泵和起下鑽,飯點過了,沒人感到饑餓和疲勞。岩心筒快起到井口了,鑽台上的目光都集中在鑽盤上,恨不得用手把岩心摳上來。結果,等岩心倒出來一量,新打進尺1.03米,取心1.26米,總共還差1.08米。
班長方永華又大喊一聲:“繼續撈!”
此時,已是晚上8點鐘了,全班從清晨3點開始上井,已經幹了整整17個小時了。指導員桂林把饅頭送到井場,大夥都不去吃,說:“岩心取不上來,吃也吃不香。”全班要求第三次下鑽。隊裡的領導心疼他們,勸他們下一班再撈,也算他們的成績。
方永華卻抱住鑽頭說:“覺可以不睡,飯可以不吃,岩心取不上來不行!”全班人都跟着響應。後來,隊領導作出決定,叫他們先休息一會兒,由下一班換個鑽頭,劃過眼後,再由他們班第三次打撈,大夥隻好服從了。
躺在床上,全班沒有一個人睡得着,心裡都想着井下那1.08米岩心。等到三班劃完眼,他們又沖上鑽台接着幹。這回他們更加注意投砂、鑽進、參數配合、泥漿淨化、挂泵、割心、起鑽等每一個細微的動作。
21日下午2時,他們看到了勝利的戰果,所有掉在井下的岩心,被他們全部撈了上來。班員們沾滿泥漿的臉上終于露出燦爛的笑容。
宣講人
2021級數學四班吳怡
松基三井噴出工業油流後,石油工業部領導決定,以松基三井為中心,在高台子和葡萄花構造上,繼續擴大勘探範圍。
1959年12月,餘秋裡到大同鎮實地考察葡萄花地區的石油勘探情況,在仔細分析地質部勘探大隊提供的長垣北部地質資料、長春物探大隊提供的長垣地震構造圖等資料後,與松遼局及石油工業部專家反複讨論,打破常規勘探程序,沒有采用近距離十字剖面布井的方法,而是放眼70千米外,甩開鑽探,決定在長垣北部的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這三個北部構造上布置三口探井。石油地質學家李德生拿出具體方案并去現場定井位,石油工業部勘探司鑽井處處長鄧禮讓得到命令,立即調運鑽機,組織搬遷,盡快開鑽。
1960年3月11日,位于長垣北部薩爾圖構造上的第一口探井——薩66井完鑽噴油,試油初期最高日産量達到148噸,生産能力遠遠超過大慶長垣南部的探井。像這樣高的産量,這樣厚的油層,這樣好打的井,在我國石油勘探史上是第一次。人們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完井後,打這口井的32139隊的工人們忘記了連日的疲勞,他們揮動着帽子,跳着、唱着,看着油井噴油。有的人高興地在臉上塗上原油,盡情高呼:我們真的掉到油海裡了!”喜訊傳到哈爾濱,石油工業部正在那裡召開會戰籌備會議,就像一顆重型炸彈開花一樣,振奮人心。随後,會戰領導小組根據薩66井的新情況和地質技術人員的分析,預計長垣北部的油層厚度大,産量高,且靠近鐵路線,交通更便利,因此當機立斷,改變會戰部署,把主攻地區從大同鎮附近移往北部的薩爾圖。
1960年4月9日,杏樹崗構造上的第一口探井——杏66井也噴出高産油流。1960年4月25日,大慶長垣最北部的喇嘛甸構造上,第一口探井——喇72井完鑽噴油,日産油量達到174噸。
薩66井、杏66井和喇72井陸續噴出高産量的工業油流,證明大慶長垣北部的三個構造不但含油,而且油層更厚,産量更高,因而說明南起敖包塔、北到喇嘛甸的800餘平方千米的範圍内都是含油區,并顯示出了大慶油田的輪廓。因此,當時人們把這三口井噴油,稱作“三點定乾坤”。
宣講人
2020級數學一班金忠雪
油建四大隊一中隊三班班長鄭發榮,堅持高标準、嚴要求。嚴把質量關。1962年4月初,在施工中兩次發現不合格,兩次推倒重來,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又教育了全班的同志。
4月1日,三班在一口井上砌保溫房。徒工小曹忙中出錯。拿了一根壞水平尺。待砌到9層磚時,班長鄭發榮過來檢查質量,發現牆已歪斜,嚴肅地說:“工程質量,一點也不能含糊。推倒重來吧!”小曹換了根好水平尺,把已砌的牆推倒重新再砌。完工後經檢查,質量達到優良。
4月2日,徒工小王沒記清班長的技術交底,砌窗戶時把窗孔上的“平旋”做高了10公分。班長鄭發榮發現後讓小王立即“推倒重來”。小王虛心接受教訓,做出了合乎質量标準的窗戶和“平旋”。
接連兩天出現返工,使鄭發榮很受觸動。4月2日晚,三班專門開會讨論質量問題。鄭發榮說:“這兩次返工我都有責任。感到痛心。我們要盡力避免返工,因為那樣會給油田造成浪費。但發現不合格不立即糾正,那會給油田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遇到不合格,就堅決推倒重來,這點決不能含糊。”讨論中大家都表了決心。還根據兩次返工的教訓和以往的經驗訂出了保證工程質量的一整套措施。
從4月3日起,再沒有出現過“推倒重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