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嚴實作風專版

大慶優良傳統——堅持“兩分法”前進
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情,都要用“兩分法”。成績越大,形勢越好,越要一分為二隻看成績,隻看好的一面,思想上驕傲自滿,成績就會變成包袱,大好形勢也會向反面轉化。
對待幹勁也要用“兩分法”。幹勁一來,引導不好,就會隻圖速度,不顧質量,結果好心腸出不來好效果,反而會挫傷職工的積極性。
領導要及時提出新的、鮮明的、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高标準,引導職工始終向前看。
以“兩分法”為武器,堅持抓好工作總結。走上步看下步,走一步總結一步,步步有提高,方向始終明确。
王進喜是怎麼堅持“兩分法”前進的?
堅持“兩分法”前進是大慶人進取精神的基本體現。1964年3月7日,餘秋裡在部機關處以上幹部會議上指出:“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掌握“兩分法”這個武器,既要看到有利形勢,又要看到不利方面;既要看到積極因素,又要看到消極因素;既要保持發揚成績、優點,更要着重看到缺點,認真地找差距。”5月4日,餘秋裡主持召開工委擴大會議,讨論貫徹落實毛主席關于《加強互相學習,克服固步自封、驕傲自滿》的重要指示,号召要用“兩分法”看問題,要像登山運動員那樣,把腳印留在身後,永遠向新的高峰攀登。

會戰工委帶頭對照解放軍和先進部門,找出18條差距,印發油田職工讨論。油田上下開展了“從高标準着眼,從大量的、常見的低标準、老毛病入手”的大找差距活動。兩個月中,全油田從人到物、從工作到思想作風、從施工質量到執行規章制度,找出了120萬個問題。在此基礎上,油田上下全面認真整改,收到了顯著成效,從而形成了一套用“兩分法”總結工作的制度和做法。

毛主席1964年發出“工業學大慶”的号召,全國掀起學大慶的熱潮。這時,整天面對鮮花和掌聲的王進喜開始思考一個新問題:就是怎樣才能經受住榮譽的考驗。他牢記着毛主席在生日晚宴上那句“要夾着尾巴做人”的教誨,認真貫徹會戰工委學習“兩分法”的要求,一分為二地認識自己的一切,總結體會,得出一個“一切成績歸功于黨和人民,我的小本子上隻能記差距”的結論。不止于此,他還經常琢磨怎樣對待進步、本領、成績、不足等問題。

據1205隊以及二大隊一些老工人回憶,在那一個時期,經常在不同的場合,聽到鐵人講“有了進步不要忘了黨、講本事不要忘了群衆”等等“二不忘”、“三不忘”的問題。很早就形成了“四講”的概念,從“四講”發展為“五講”,特意加了一句“講現在不要割斷曆史”,其針對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得到。

1966年國慶期間, 鐵人應邀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作報告,演員李光複在後台見到鐵人,就請他簽名。鐵人就在《毛主席語錄》上寫下了内涵豐富、充滿哲理的“五講”:“講進步不要忘了黨,講本領不要忘了群衆,講成績不要忘了大多數,講缺點不要忘了自己,講現在不要割斷曆史”。“五講”是鐵人畢生學習和實踐的結晶,是他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思想财富。

兩論”起家、“兩分法”前進,是黨“理論聯系實際”“批評與自我批評”優良傳統在大慶油田最生動的體現。堅持“兩分法”前進也是鐵人精神的點睛之筆,從而激勵一代代石油人将嚴實作風發揚光大。